双导电缆则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。由于电缆本身自成回路,所有的接线全在同一端,在施工中,只要接线端连接供电电源,不需要接线的尾端,可根据具体情况任意放置,大大减少了电缆施工的难度,扩大了电缆地面采暖的适用性。
双导电缆与单导电缆相比看得见的区别固然明显,但是更重的确是看不见的区别——有无电磁辐射。电磁辐射对地面电采暖终客户健康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。
科学研究表明,人体长期处于电磁场中,受电磁辐射作用,人体机能组织会受到一定的伤害。为了消除电流产生的磁场的影响,欧洲建筑业行会推出行业标准中,明确规定单根发热导线的电缆(单导电缆)不允许应用于室内采暖。单导电缆只允许使用在室外的融冰化雪和管道伴热。
电缆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讲,电线电缆制造行业是一个材料精加工和组装的行业。一是材料用量巨大,线缆产品中的材料费用要占制造总成本的80-90%;二是所用材料的类别、品种非常多,性能要求特别高,如导体用铜,要求铜的纯度要在99.95%以上,有的产品要采用无氧高纯铜;三是材料的选用会对制造工艺、产品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起到决定性的影响。同时,电线电缆制造企业的效益也与材料的选用、加工和生产管理中能否科学地节省材料密切相关。
据电线行业业内人士透露:电线之所以价格差异巨大,是由于生产过程中所用原材料不同造成的。生产电线的主要原材料是电解铜、绝缘材料和护套料。原材料市场上电解铜每吨在两万元左右,而回收的杂铜每吨只有1.5万元左右;绝缘材料和护套料的优质产品价格每吨在8000 元~8500 元,而残次品的价格每吨只需4000 元~5000 元,差价更悬殊。另外,长度不足,绝缘体含胶量不够,也是造成价格差异的重要原因。每盘线长度,优等品是100米,而次品只有九十米左右;绝缘体含胶量优等品占35% ~40%,而残次品只有15%。通过对比,消费者不难看出成品电线销售价格存在差异是材质上存在猫腻所致。